研究背景
人口老化是香港面對的一個嚴峻的主要問題。統計處數字顯示,2015年本港總和生育率為1.195,相比2.1的人口替代比率還有一段差距,而在推算下,並將由2019年的1.21下降至2039年的1.14,直到2044年才有回升跡象。同時,因為港人預期壽命愈來愈長,最終造成65歲或以上長者佔全港總人口的比率將由現時約15%,上升至2044年的33% (2064年更為36%),約等於每三位港人便有一位為65歲或以上長者。根據政府估計,由於上述原因,本港勞動人口參與率將由2014年的59.3%,逐步下降至2064年的48.6% (實際勞動力將於2018年達至3,560,000的高峰,以後就持續下降至2064年的3,110,000)。
「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在 2015年發表的《人口政策 - 策略與措施》報告,引用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報告的估算:隨著勞動力增長逐步減少,香港經濟增長將會由 2018 - 2021年的 3.5%,下降至 2030 - 2041年的 2.5%。若政府不設法補充勞動人口,不單會令公共財政會受壓力,整個香港經濟亦會被拖累。
一套嚴謹、多元、及具持續性的人口政策是不可缺少的。但可惜特區政府在制訂相關政策時,忽略了周詳的研究與考量的重要性,加上有關部門過於保守的政策取態,未有訂立清晰的目標,並輔以適當的配套措施來減輕有關政策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各類人口政策都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政府的人口政策過於保守
迴避生育措施的財政承擔
香港現時的生育支援措施,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國家。為了有效改善香港生育偏低的問題,「人口督導委員會」2015年的報告,曾表示認同外國一些家庭支援措施 (例如現金補貼、有薪親職假以及課託管服務等) 對刺激生育的重要性;但因為有關措施需要一定的財政承擔,當局在沒有進行深入研究的情況下,便否定引入措施的可行性,間接令香港支援生育的措施沒有得到應有的改善。
人才措施小修小補
在不同的勞動力補充方法之中,特區政府一直視吸引外來人才為最有效的一環 ,推出了包括「優才計劃」、「一般就業政策」、以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在內的 5項相關措施。然而,截至 2012年,經「優才計劃」來港的人數只約佔其每年1,000個限額的 30% ,而經「一般就業政策」及「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港工作的人數,則只分別約佔總勞動人口的 0.8%及 0.2%。 政府在其後檢討並優化這類人才計劃時,除了決定放寬各相關計劃的居留年期,以及增加部份計劃的申請透明度外,就沒有其他具體的優化措施,而為每年近 20,000名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工作而設的簽證計劃,更完全沒有檢討。結果輸入人才措施未能發揮預期的功效。
消極處理「雙非」問題
2007至2012, 因為非本地孕婦來港產子,帶來平均每年額外約30,000個「雙非」初生嬰孩 (父母皆非香港永久性居民),令生育率大幅上升。倘若當中部份在港受教育和發展,可為人口結構帶來幫助,但政府在2012年因社會的反對聲音而突然實施「雙非零配額」政策。然而,在現行人口政策不足以解決人口問題的前提下,政府應積極探討「雙非」嬰兒對社會服務需求的不確定性,並研究如何有效地減輕其「副作用」,最終讓「雙非」嬰兒成為有效舒緩香港的人口問題的新出路之一。
要有新思維
特區政府應該參考海外的成功經驗,並以新思維積極地探索人口政策的新出路。若然繼續置問題不顧,盲目相信現行措施能為香港帶來足夠的新人口,香港就會在不久的將來承受人口問題造成的惡果。
一、鼓勵港人生育
香港出生率長期偏低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女性生育意欲低根據政府數字,在結婚意欲方面,香港女性初婚年齡中位數已由 1981年約 24歲,逐漸提高至 2013年的 29歲。 40至 44歲從未結婚的女性的比例,更由 1981年的 3% 顯著上升至 2013年的 18%。在生育意欲方面,於婚後三年內生育的婦女比例,由 1981年的 90%大幅下跌至 2013年的 69%。 香港高昂的育兒成本亦為一般家庭構成沉重的生育負擔,另有研究指出香港過長的工時亦是造成低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 2015年數字,介乎 15- 44 歲的香港女性的平均工作時數,高達每週 49小時。
建議一 鼓勵港人生育措施
我們建議政府需以協助降低生育成本的角度為出發點,參考其他國家的措施,透過不同形式的經濟支援,鼓勵港人生育。措施的採納需要平衡對公共財政所構成的影響。雖然現階段並不能夠精確地評估每項政策能對本地生育產生多大的影響,但不少積極實施有關政策的國家,例如瑞典、法國、澳洲等 (新加坡除外),都擁有接近2的生育比率。我們建議政府認真考慮下列政策建議:
(1)兒童成長配對儲蓄基金
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之中,教育及醫療開支佔據很重要的部份。參考新加坡的措施,我們建議政府成立「兒童成長配對儲蓄基金」,以共同努力的出發點,資助並鼓勵家庭為子女未來的開支作好預備。儲蓄賬戶以兒童為單位,當成功申領出生證明後,家長便可到指定銀行申請有關儲蓄賬戶。 儲蓄賬戶包括2個部份,第一部份為政府直接支付的一次性存款 (建議為20,000港元)﹔第二部份為「父母供款」及「政府配對供款」所組成的「供款賬戶」。父母可於存款期內,按各自所需自由存入任何金額到「供款賬戶」之中,而政府將按每月的新增父母供款額,以1:1的比例存入配對金額 (若財政許可,政府亦可考慮以1:2 的比例存款予低收入家庭的賬戶),並以整個存款期內合共30,000港元為總配對存款上限。賬戶的供款期為10年,而支取則沒有時間限制。存款的使用方面,賬戶以支援子女的教育及醫療開支為目的而設立,因此存款只適用於指定的教育及醫療機構,並將以轉帳的形式由銀行直接支付給服務提供者。 按每年平均60,000個本地新生嬰兒推算,政府直接支付的一次性存款為每年12億港元。「配對供款」方面,於高峰期內,政府每年將要同時向60萬名0歲至10歲的兒童提供,每年開支約為18億港元。 綜合而言,計劃的年度總開支(上限)約為30億港元。
(2)日常開支津貼
除了教育及醫療開支外,養育子女亦種種雜項開支,如嬰兒配方、衣服鞋襪、託管服務等。參考瑞典措施,為了讓家庭(特別是低收入家庭)減輕上述開支的負擔,我們建議政府以未滿6歲的子女為單位,向合資格的家庭提供(每名未滿6歲的子女)每月1,000港元開支津貼,用途並沒有特定限制。按每年平均60,000個本地新生嬰兒推算,於高峰期內,政府每年將要同時向36萬名0歲至6歲的兒童提供開支津貼,每年開支約為43億港元。
(3)父母育兒退稅
為了鼓勵中產階層積極生育,政府以每名子女為單位,向納稅人提供一次性退稅,而且金額為累進性質,以鼓勵養育更多子女。以第一個子女計算,實際退稅金額為申請人過往5個財政年度所繳納的稅額總和的40%,並以50,000港元為上限。粗略估計,假設長遠新生嬰兒數目為每年60,000個,其中70%為納稅人士的子女(即42,000人),同時假設合資格的退稅申請人平均獲得退稅30,000港元,則政府年度總開支約為12.6億港元,約相等於2015/16年度年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的總和的2%。
(4)逐步優化親職假期待遇
現時,香港的有薪親職假期主要包括10週母親產假以及3天父親侍產假,若與新加坡及瑞典比較,可見香港在這範疇上,大幅落後國際水平。有別於香港的親職假期薪酬全由僱主負擔,新加坡及瑞典的相關薪酬主要由政府負責,這麼一來可以較容易得到工商界對優化待遇的共識,更有望令市民感受到政府對支援生育的決心。 增加人口和人才是長遠投資 雖然推行這些政策變相增加政府財政的壓力,但既然政府認為人口問題是社會的「重中之重」,有關部門就應該積極探討其中的平衡點。增加香港人口和人才是長遠的投資,以發債集資是可以考慮的財政方案。
增加人口和人才是長遠投資
雖然推行這些政策變相增加政府財政的壓力,但既然政府認為人口問題是社會的「重中之重」,有關部門就應該積極探討其中的平衡點。增加香港人口和人才是長遠的投資,以發債集資是可以考慮的財政方案。
二、促進「非本地研究院畢業生」留港發展
為了解決因勞動力不足,而產生的各種問題,政府一直致力研究不同方法(如釋放婦女勞動人口、延長工作年期、吸引外來人才等) 的可性行及其成效。在眾多方法之中,吸引外來人才一直被視為最有效的一環。外來人才不單可以直接填補本港勞動人口的不足,長遠更能透過優秀的人才庫,進一步吸引投資,促進經濟發展。
政府目前主要透過五項計劃,吸引不同類別及背景的外來人才在港工作,而當中尤以「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 回港就業安排」似乎最能有效地為長遠留港生活的人才庫,提供足夠的補充 (2014/ 2015 學年的境外總學生人數約 19,000人)。
然而,政府在 2015年推出的優化措施,並沒有任何一項以改善「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 回港就業安排」成效為目的。作為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外來人才吸納平台,透過「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 回港就業安排」來港工作的人數佔總外來人才人數相當大的比重。 人數由 2011年約 5,000人上升至 2015年超過 10,000人,增長接近一倍。
根據獲准來就讀的非本地學生人數,以及「就業安排」的延長逗留期限,我們分別估算每年向學士及研究院畢業生批出「就業安排-延長逗留」的最大數目,並與其實際數目作出比較。結果顯示,實際批出「就業安排-延長逗留」的簽證數字,只約佔境外學生總人數的 40-50%﹔其中只有約一半有意留港工作的非本地畢業生,最終能成功在港獲聘 (大約相等於總學生人數的 20-30%)。
綜合而言,雖然表面上「就業安排」每年可以吸引到超過一萬人留港找工作﹔但事實上,學生於來港就讀到成功在港就業的整個過程中,足足流失了近 70%的人數。非本地畢業生是否在港找工作有多方面考慮,包括生活成本高昂、內地有更多發展機遇、工作文化差異、香港勞工市場競爭激烈、缺乏本地工作經驗、缺乏針對性就業支援等。
總的來說,被政府視為最能改善香港人口結構的吸引人才政策,現時都未能如預期般發揮功效。觀乎不同的相關計劃的利弊,我們認為有效地促進境留學生留港發展應是增加香港勞動力的焦點所在。政府應盡快檢討「非本地畢業生留港 / 回港就業安排」簽證計劃,並透過推出各種措施協助留學生融入本地勞動市場,充實香港人才庫。
建議二 對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就業的支援
非本地畢業生最終能否成為本港勞動力的一份子,實有賴各方面的支援,當中以就業支援所帶來的影響最為直接。若然政府能在此範疇上加以優化,我們相信不單可以提升求職成功比例,長遠更有助提高非本地畢業生在港就業的意欲。
(1)研究院畢業生實習計劃 (實習生計劃)
我們建議以「創新及科技基金」轄下的「一般支援計劃 - 實習研究員計劃」為藍本,將計劃擴展至香港各支柱產業(或全港各行業)。計劃是資助企業吸納本地工作經驗較少的非本地畢業生,同時強化各支柱產業的人才供應鏈。計劃雖以支援非本地研究院畢業生留港工作為主要目的,但為了避免對本地學生造成不公,計劃應同時涵蓋修讀全日制研究院課程,而未曾在港全職工作的本地畢業生。
參考「一般支援計劃 - 實習研究員計劃」的框架,我們建議為每個參加計劃的企業,提供每年最多5個實習名額,資助該企業聘請修讀香港院校「研究院課程」的畢業生,資助期為期一年。僱主可在資助期內向政府申請,相等於該名僱員固定月薪的津貼金額,並以 $16,500為上限(僱主需自行負責有關的「強積金」供款)。資助期完結後,僱主則可自行決定繼續以市場工資聘用與否。
全日制研究院非本地學生於2014/2015共約有15,000人,而根據入境處數字,2013/2014申請並獲批「就業安排」簽證的研究院非本地畢業生人數約為8,700人,連同約 5,700名研究院全日制本地學生,「實習生計劃」適用的目標群組則約為 21,000人。計劃設立初期,建議政府先以每年 3,000個實習名額為起步點。假設這批實習生全數受惠於「實習生計劃」的 $16,500 資助上限,計劃年度總開支約為 6億元。當計劃日漸成熟時,我們預期同時有助提升非本地畢業生的留港工作意欲,繼而進一步增加「實習生計劃」的申請需求。屆時,政府可考慮增加實習名額至每年 5,000個,其年度總開支則約為10億元。
(2)成立專為非本地畢業生而設的就業輔導小組
我們建議政府向院校提供特別經費,設立專門向非本地學生提供支援的就業輔導部門。服務應涵蓋不同的就業階段,包括他們在畢業後在本港求職的時間,務求令非本地畢業生在本地勞動市場認知、求職技巧以至入職後的文化適應等範疇上,都有足夠的支援。
(3)政策成效檢討
「研究院畢業生實習計劃」以公帑資助非本地畢業生(也包括本地畢業生)在港就業,為免造成資源浪費,政府宜審慎地評估政策成效。為此,我們建議政府最少每五年檢討非本地畢業生經此計劃留港就業的實際人數,若然在某指定時間內未能達至40%的留港工作比率,有關當局可作出進一步調節,甚至可以考慮取消計劃。
三、評估「雙非」兒童來港情況、檢討私營醫院「零雙非」政策
2013年,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發表人口政策咨詢文件時,曾表示「雙非」嬰兒因其去向的不確定性而不應被視為解決人口挑戰的辦法,加上「雙非」嬰兒確實對香港社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雙非」嬰兒對香港人口結構所能帶來的幫助,最終因而被忽視了。
為香港教育系統帶來長遠穩定
2013年7月教育局曾就中學收生不足的問題向立法會提交了12歲中一適齡學生數目的推算,結果顯示中一適齡學生數目下跌趨勢持續至2016/17年度,並於翌年開始回升,但於2024/25年度再度回落。數字反映出當「雙非」孕婦所生子女(2004年至2013年間數目大幅增加 ) 成長至中學適齡學童時,中學學位需求被帶動上升 ﹔相反,因2013年「雙非」停止來港產子,中一適齡學生數目於2025/26年度 (2013年「零雙非政策」實施後的12年) 則再次呈現跌勢。可見,若缺乏「雙非」學童的支持,中學教育將面臨進一步萎縮。
學生不足的問題其實不會只在中學出現﹔若然不盡快處理,問題很快就會蔓延至小學及專上教育。事實上,當2012年前的「雙非」效應淡出後,小學教育的需求亦將下降。而專上教育方面,隨著中學畢業生人數不斷減少,預計2022年全港只約有43,000名中學畢業生,若按以往比例估算,符合入讀大學最低資格的學生約為總人數的40% (即約17,000人)。以現時全港約24,000個學士位計算,每年剩餘學額多達7,000個。 由此可見,在本地學童數目持續下跌的前提下,「雙非」學童的供應對教育的長遠穩定,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裁減教師及「殺校」的壓力,促進教育系統持續發展,繼續有效地為香港培養有質素的下一代,政府應積極地尋求社會的共識,平衡箇中利弊,務求為整個教育系統帶來穩定的發展。
可促進醫療產業的發展
「雙非」孕婦於高峰期,為私營醫院帶來的每年達十億元的生意額,這為醫療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資金來源。倘若醫院能適當地運動用這筆收入,藉以加強設備配置及醫護人員培訓,從醫療產業找出經濟新機遇,將不再只是一個空想。
在香港出生嬰兒數目由 2011年高峰的 95,451 下降至2014年的 62,305,跌幅高於 30%。根據醫院管理局數字顯視, 自 2014年起,公立醫院每年可以額外提供 2,000至 3,000個婦產科床位。
私營醫院一直是非本地婦女分娩服務的主要提供者, 2006年至2012年間於私營醫院出生的非本地婦女所生嬰兒每年平均約 20,000 至 30,000個, 佔全港總數超過 70%。 2013年實施「雙非孕婦零配額」後,其出生嬰兒數目由 2011年高峰的 33,465大幅跌至 2013年的 4,902,跌幅超過 80%。隨著產嬰生意下跌,各私營醫院都降低其分娩服務價格。
若以私營醫院於高峰期平均每年約 30,000 個非本地婦女產子數目,以及其因生意下跌導致的減價幅度看來,私營醫院應該有相當大的空間重新向「雙非」孕婦提供分娩服務。
醫療資源短缺
相比區內其他主要城市,香港的醫生人口比例處於低水平,其相差幅度亦十分顯著。可見香港醫療人員的數目並未能符合國際城市應有的水平。另方面,公立醫院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 (NICU)設備不足。公營醫院 NICU病床使用率自 2011年起一直高於100%,即使自 2013年起「雙非」嬰兒已大幅下降,其設備使用仍然處於飽和狀態。 而私營醫院方面,更因設備所費不菲而沒有配備,需要把問題嚴重的初生嬰兒全數轉送公營醫院;可見醫療設備不足以應付孕婦需求。
教育配套不足
根據政府統計處6次內地嬰兒調查結果所得, 超過 80% 受訪「雙非」父母表示會因香港教育制度較好而選擇讓嬰兒出生後或日後留港居住;而當中分別有 37%及 28%「雙非」父母表示會於子女 3-5歲和 6-11歲時帶其子女回港。當這批為數不少的「雙非」適齡兒童來港求學時,香港現時的教育系統未必能夠有效地應付其需求,最終可能導致教育供求失衡,繼而影響港人子女教育質素。
社會褔利壓力的估計
自2001年莊豐源案終審法院以《基本法》第二十四條裁定「雙非」父母在港出生子女可以獲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後,社會一直關注「雙非」父母日後可透過其子女申請來港定居,並領取香港社會褔利金,最終可能會導致納稅人要供養一批年輕時不曾在港貢獻的長者,造成社會不公的現象。
統計處的調查數據顯示雙非父親屬經理、行政人員或專業人士的比例高達 66%。母親有 65%從事經濟活動,而當中有45%屬經理、行政人員或專業人士。教育水平方面,擁有專上教育程度的父親及母親分別佔總人數的 51%及 53%。 綜合起來可見「雙非」父母有著可能比港人平均更優勝的經濟條件,而藉由這些優厚條件,「雙非」父母可為其子女提供良好的發展基礎,從而為香港未來培育出一批有質素的新一代。 而這批曾於內地生活的香港新一代,更可進一步透過其對內地的認知為香港未來作出貢獻。 由以上看來,也許我們應對他們來港倚賴香港褔利制度的指控抱較開放的態度。
政府應檢討及研究「雙非」問題
面對本地出生率下降以及人才政策發展停滯不前,「雙非」嬰兒可以作為另外一條「藥方」,為香港人口結構注入新動力,解決人口老化對本港所帶來的威脅﹔長遠更可為醫療系統帶來資金,促進醫療產業的發展。然而,另一方面,「雙非」亦對醫療、教育、住屋、交通甚至其他社會界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平衡以上的利弊,我們認為政府應盡快啟動針對性的措施,來解決箇中的問題關鍵,為未來於私營醫院重啟「雙非」為出準備。
建議三 研究「雙非」子女來港情況及提供配套措施
長遠而言,「雙非」嬰兒的確可以充實香港人口,然而在中短期內,我們亦不能逃避「雙非」對社會可能構成的問題和壓力。為了平衡箇中利弊,務求多贏的局面,我們建議政府按社會的實際需要,積極研究並分階段推行包括下列各項的配套措施,長遠為未來重新讓「雙非」孕婦在香港私營醫院產子,作好準備。
第一階段:
(1)設計長遠追踪的調查系統,掌握「雙非」子女來港的實際情況
重啟「雙非」的關鍵之一,在於深入了解和舒緩「雙非」子女來港的不確定性和負面影響,從而進行有效的社會規劃。若要有效地解決「雙非」子女來港在不同階段對教育、醫療、住屋、地區甚至社會各界別所造成的影響,政府需要設立一個能仔細及可靠地評估「來港人數」、「來港時期」及「來港所需」的長遠調查追踪系統。而透過該系統,政府便能更有效地掌握「雙非」子女來港的實際情況和其對各項社會經濟設施的需求,從而制定教育以及社會各界別的配套措施,以便預早作出準備。事實上,2011至2012年度每年約3萬個的「雙非」嬰兒,將於2017至2018年踏入小學適齡階段,因此政府應盡快啟動調查系統,準備各範疇的相關配套。
(2)加強深圳學校開辦港人子弟班
「雙非」學童對本港教育的影響甚為複雜,一方面能為整個教系統提供穩定的學童人口,但另一方面則對小學教育資源構成一定的壓力。為平衡利弊,我們建議政府加強《深圳學校試辦港人子弟班合作協議》,考慮香港辦學團體也可在深圳辦學,促進內地「港人子弟幼稚園及小學」,與香港中學之間的聯繫,讓其課程接軌。一方面減低「雙非」學童對香港幼稚園及小學的倚賴,另一方面則為香港中學提供取錄「雙非」學童的渠道,務求雙贏。我們亦建議政府進行廣泛諮詢,並詳細評估「雙非」對教育界別的影響, 從而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作配合。
第二階段:
(3)適時增加醫護人員供應
除設備不足外,醫護人員供求失衡亦是造成醫療系統不勝負荷的重要因素。如前文所述,本港醫生註冊制度官僚,甚至有保護主意之嫌,大大制約人力資源供應鏈的運作,間接造就醫生不足的情況。相反,鄰近的新加坡卻有一個著名醫學院名單讓有關部門參考,從而讓外地醫科畢業生能夠直接在國內執業。為了減輕本港醫護人員的壓力,以及長遠推動醫療產業發展,我們建議有關當局立即研究放寛海外醫生在港註冊制度,增加醫護人員供應,應付市場需求,並促進香港醫療產業的發展。長遠而言,醫護人員供求失衡情況必須以適量地增加本地供應為基礎。
第三階段:
(4)設立「初生嬰兒使用深切治療保險基金」
私營醫院在高峰期平均每年為30,000 「雙非」孕婦提供分娩服務,足可見其婦產科有一定的空間重新接受「雙非」孕婦﹔然而,「雙非」政策在執行期間,「初生嬰兒深切治療部」(NICU)的資源受到很大的壓力。
( a ) 向公營醫療系統購買NICU 服務
若私營醫院自行設立NICU部門,並要求「雙非」父母就其子女使用NICU服務以「用者自負」形式繳付費用,其負擔實十分沉重。再者,「雙非」嬰兒出生後便會正式成為港人,理論上有權利享用公營醫院的NICU服務,而不必倚賴昂貴的私院NICU,可見以上營運模式並不可行﹔另一方面,根據相關兒科專家意見指出,由私營醫院自行營運的NICU部間,亦可能因其醫療團隊缺乏足夠臨床經驗,而導致服務質素不穏定。
參考私營醫院業界的意見,為了有效地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建議私營醫院以保險的形式,將 NICU的成本攤分到所有使用婦產科服務的「雙非」孕婦身上,並以此基金來向公營醫療系統構買相關服務。具體可以考慮向所有使用私營醫院婦產科服務的「雙非」孕婦徵收約 $1,500至 $2,000 的保險徵費 (這保費是否足夠,最終需由保險界確定),透過保險公司成立「初生嬰兒使用深切治療保險基金」,當「雙非」嬰兒有需要轉介至公營醫院 NICU時,則以基金支付有關費用。綜合而言,此方法既能透過「用者自負」的方式,消除「雙非」對 (公帤)醫療補貼的倚賴,亦可維持整體NICU服務的質素,估計這保費亦是「雙非」父母所能負擔(由於「雙非」婦產服務的總收費以數萬元計,有關的保險費應在10%之內)。
( b ) 私營醫院設立過渡性NICU病床
即使公營醫療系統透過私營醫院所提供的有關資金,來進一步擴展其 NICU部門,NICU使用率仍然有機會於高峰期飽和,而造成短時間內未能提供足夠病床。為了讓於私營醫院出生而有需要使用NICU服務的初生嬰兒能夠得到妥善的照顧,我們建議私營醫院設立規模較小的過渡性NICU病床,以舒緩因公營NICU使用高峰期,而導致未能及時提供足夠病床的影響。
(5)訂定每年私營醫院15,000 至 25,000的「雙非」產子限額,並最少每三年檢討此限額一次
其實,對香港構成壓力的,也許不是「雙非」孕婦「來」港產子,而是「雙非」孕婦「湧」港產子。因此,若要為香港人口結構及整個教育系統帶來穩定發展,一個穩定而且可以預計的「雙非」初生嬰兒數額是有必要的。而為了長遠能讓醫療、教育甚至社會各界都能更有效地調配資源,避免重蹈以往政策大幅波動的覆轍,這個數限亦應按時檢討,適時了解社會實際需要。為此,我們建議有關當局應訂定一個介乎每年15,000 至25,000的「雙非」產子限額,只在私營醫院推行,並最少每三年檢討此限額,以確保其水平配合香港社會整體所需。在這方面,本地父母當然亦會憂慮該政策會導致私醫院有關收費,也會不合理地增加﹔就此,政府可考慮訂定一項不同收費的準則,以保障本地孕婦的權益。
總結
人口老化的問題早已不是一個概念性推測,香港的社會經濟正切實地受到相關問題的影響。作為一個每屆政府都應嚴肅處理的課題,政府應該積極地以多元化的措施來針對每一個相關環節,透過新思維改善整個人口結構。
不少國家都透過實施全面的生育支援措施,成功達至接近2的生育比率。我們認為特區政府不宜再迴避有關問題,應認真考慮這些政策的可行性,改善香港生育過低的狀況。
另一方面,我們認同「團結香港基金」提出有關引入新移民的目標,但考慮到香港現行移民政策的各種不足,認為單純的政策調節 (如放寬逗留年期)並不能帶來顯著的效果。為此,我們建議透過推出措施協助留學生留港發展,直接補充高質素的勞動人口﹔長遠來說,則透過完善的調查追踪系統,掌握「雙非」子女來港的實際情況,預早制定教育及社會的配套措施,為未來重啟「雙非」作好準備。
香港願景計劃召集人曾鈺成先生(中)、香港願景計劃執行及研究總監馮可強先生(右)、香港願景計劃助理研究員葉家齊先生(左)就鼓勵港人生育、促進「非本地研究院畢業生」留港發展和評估「雙非」兒童來港情況及檢討私營醫院「零雙非」政策三方面進行研究,並提出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