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策研究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獲平等機會社會參與資助計劃贊助,於4月27日舉辦了第四次工作坊。是次工作坊有幸邀得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吉利徑)朱國賢老師及叢麗明老師擔任講者,介紹該校如何幫助非華語學生按部就班進行生涯規劃,把學習與未來工作扣連,並透過校本中文課程提升其中文能力,以應付未來升學及就業的需要。
協助學生瞭解自己 循序漸進規劃未來
朱老師指出該校五年前只錄取了二十多名非華語學生,但現在全校已有約三百名非華語學生,預計日後非華語學生的數目將會持續增加,因此學校近年在規劃生涯計劃課程時已作出相應的調整,務求能更全面照顧非華語學生的需要。
朱老師指出該校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為各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例如初中主要是認識自己和探索學習的方法,為中三選科鋪路,而高中以認識各行各業和各類升學途徑為主,以協助學生認清未來路向。該校現正與多間機構,例如是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香港融樂會、民政事務處、青年就業起點及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合作,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更多接觸社會的機會。
校本課程 因材施教
而另一位講者叢老師既是該校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的成員,也是中國語文(非華語學生)科科主任。她以幾篇剪報作為導入,指出香港有22%南亞裔人士生活在貧窮線下,當中原因與其中文能力不無關係,因此學校期望透過校本中文調適課程提升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水平,協助他們融入本港社會,從而增加其在港升學和就業的機會。
該校為不同年級的新生提供前測,以便按其中文程度實施同級分組教學,而科任老師也會共享教學資源,互相觀摩,交流教學心得,以提升教學技巧,促進專業發展。此外,學校也定時舉辦活動讓華語和非華語學生協作學習,這一方面能增強其雙語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促進文化交流,推動關愛和共融的校園文化。例如本學年中文科、英文科和生物科曾進行跨科協作,為中四及中五級的學生舉辦食譜創作及烹飪活動,提升同學的雙語溝通能力,展現學習成果,宣揚健康飲食的信息。
叢老師指出教育局一直未有正視非華語學生中文教材匱乏的問題,對非華語學生的中文教育政策欠長遠規劃,以致各校仍停留在「家家練鋼」的階段。若當局有意讓更多非華語學生融入主流學校,那麼必須先要制訂一套適合非華語學生的中文課程及訂立相應的評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