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

「悅」讀中文: 中小學非語文科目教科書中文讀寫要求調查

出版
教育政策研究中心
作者
馮智政
教育
2019-03-10

背景

  香港 2000 年推行之教育改革,其核心元素就是強調學生的主體性,確立教 育制度「無輸家」的大原則ˇˇ並「希望通過教育改革,能夠確保每個人都達到 基本水平」,當中包括以非華語為母語的少數族裔學生。政府提出相應的教育政 策,如推出中文的補充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及應用學習中文等,可見政府介入這問題時,將「族裔少數」變成了「語言少數」。

  雖然政府政策積極,但成效卻不顯著。少數族裔入讀大學的比率持續偏低,在 2016/17 學年, 共有 17,891 名學生升讀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所資助的本科一 年級,當中只有 265 人為非華語學生,約 1.4%,遠比華語學生比例為低。

  為更了解非華語學生於中小學的學習狀況,香港政策研究所參與平等機會委員會的平等機會研究項目資助計劃,以探討學生能否應付非語文科目,即常識、 數學等的中文讀寫。是次研究利用了市面上的教科書,及全港性系統評估考卷設 計問卷,涉及科目包括數學、常識科、綜合人文/通識、綜合科學、歷史、中國 歷史及音樂科。是次問卷調查以便利抽樣的方法進行,於 2018 年初向全港 537 間小學及 473 間中學發出邀請,收到來自 10 間小學和 7 間中學,約共 200 名(101 名高小及 96 名初中)非華語學生的問卷。

調查結果

  總結性評量顯示,學生在非語文科的中文讀寫能力,平均得分只有總分的 30 分。小學調查之中,在數學、常識、體育及音樂/視覺藝術科的字詞與課文理 解題上,只有百分之 23 至 27 屬正確,約為 25 分;而科目內中、英用語對譯只 有百分之 20 至 24 屬正確,約為 22 分。中學調查之中,在非語文科的閱讀及關 鍵詞彙理解題上,只有 30 分;學生閱讀非語文科目文本時能力偏弱,接近三成 的文字,他們表示不明白當中的意思 (32%)。

  調查結果亦顯示,超過六成的受訪非華語學生認為自己未能有效地應對非語 文科目的課業 (小學生:60%;中學生:72%)。同時,超過六成的受訪學生表示 自己未能清晰了解以中文授課的非語文科目課堂內容(小學生:61%;中學生: 77%),並對跟上課程感到吃力 (小學生:63%;中學生:76%)。

  在調查中,表示考慮報考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和中等教育普通證書 (GCSE)中文的各佔大約四成(HKDSE:39%;GCSE:38%)。根據融樂會資料顯示, GCSE 中文程度只有小學二至三年級程度,對於選擇 GCSE 的非華語學生來說,小 學或中學的非語文科目教材及課本或已超過他們的中文學習目標。

總結

  是次研究結果反映,少數族裔非語文科目問題的成因有四:

1. 課程指引修訂只局限於中文科支援

教育局所修訂的課程指引和學習架構旨在為非華語學生以及教師提供中文科學 習的策略和原則。雖然這可提高非華語學生中文的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 但這個提升未能惠及或延伸至其他以中文教學的科目上。是次調查的評估部分發 現,學生在非語文科的題目上,使用中文讀、寫能力的總結性評量成績頗為遜色。

2. 非語文科教師欠缺支援配套

是次調查亦反映了非語文科老師未有針對非華語學生的學習需要。雖然受訪小學 生對其學校的教學質素普遍感到滿意(72%學生滿意學校提供的中文學習教材; 89%學生滿意非語文科目教師的語言能力;64%學生認為教師清楚了解非華語學生 在語言方面的學習障礙),但是約七成受訪中學生不滿意學校提供的中文學習教 材 (74%),約八成受訪中學生認為教師並不清楚了解非華語學生在語言方面的學 習障礙(80%)。事實上,現時針對教授非華語學生的教師專業發展,只有給予中 國語文科教師有關的支援。

3. 升中銜接的非華語挑戰

調查亦顯示,中學生不論在非語文科課程學習成效和態度方面均遜色於小學生。 中學生在應付非語文科課業的能力、對教材的滿意程度等方面百分比亦較小學生 低。是次調查發現,不論是使用中文或英文與朋輩交流,非華語學生均會感到困難,而情況於中學方面更為嚴重。

4. 校外及社區支援的盲點

最後,校外的支援亦未能有效解決非華語學生在非語文科目的學習需要。雖然坊 間有不少機構向非華語學生提供協助,但主要傾向改善他們的中文能力,而忽略 了非語文科目的學習需要。研究發現,超過八成學生認為自己需要額外的非語文科補習,但只有少於兩成學生表示有參加這些補習。

  事實上,政府及非政府組織以往對非華語學生的支援過於側重語文教育。對 於學童來說,香港的多元課程發展要求他們能夠靈活運用所學詞彙,表達自己所 學;不同科目更需要不同技巧,存有不同的語文困難。對於非語文科而言,加強中文科學習未能充份地應對課程要求。

建議

  是次研究冀望透過調查非華語學生在非語文科的學習情況以反映他們的學 習需要,現時的教育政策大多以協助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和英文為首要或唯一 的目標,非語文科的支援著實有待加強。通過是次研究,研究團隊希望當局以及 向少數族裔學生提供服務的持分者及後能夠多加考慮學生在非語文科的學習需 要,讓他們能夠真正共融於香港的教育制度。

  就此,研究團隊有以下建議:

1. 針對少數族裔學生而設計非語文科課程指引或補充,並以學習非語文科目為 本作出全面支援;

2. 増設非語文科教師相關培訓或放寬修讀相關課程資格,向非語文科老師提供 足夠資源,讓他們儘快掌握少數族裔學生的學習能力,對症下藥;

3. 提供少數族裔學生小中學銜接的支援,並不限於中文科的支援;更要為少數 族裔學生提供升中輔導,以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環境及改善人際關係;

4. 鼓勵校外機構除了提供中文功課輔導班外,增設非語文科目輔導班,幫助少 數族裔學生掌握非語文科目。


作者

馮智政先生
研究員